News
中國教育報-中國教育新聞網訊(通訊員 宋婷?記者 楊三喜)大學課堂教學,學生除了學習專門的知識,還能把知識與行業動態結合起來,生產出與課程內容相關的“新聞”來。近幾年,重慶大學新聞學院的系列“課程媒體”,走出了一條把“媒體”辦到課堂上的新路子。
在課堂上,教師劉海明嘗試將課程知識與新聞生產結合起來,讓專業知識變成新聞生產的動力。在劉海明任教的“新聞評論”“傳媒倫理與法規”等課程中,均摸索出了為課程量身定做的課程報紙和課程電視節目。經過幾年的摸索,評論課的《新聞·聲報》和電視節目《新聞·講場》,倫理法規的《新聞·德報》和電視節目《道德·觀察》,都已經成為“定期連續”出品的“媒體”了。
在重慶大學新聞學院2020級本科生田學娟看來,相比于傳統的純理論學習,實踐更具有趣味性和挑戰性,學習過程也不那么枯燥。
教學成果是高校教學質量評價中的重要體現,那么如何檢驗學生的知識吸收效果?“課程化媒體”采用的是將教學成果“有形化”的方式。“課程化媒體”為課程作品提供平臺,從而激發學生們的創作熱情。當課堂教學結束時,評論、電視節目等系列的“成果”已經擺到了考場的講臺上。
“生產多種新聞樣式新聞產品的能力,其實是一種課程融合能力。現在主要談媒介融合,而我們談的是課程融合,即課程和行業發展的融合。”劉海明說。他希望讓學生通過每門課設計與課程相關的報紙和電視節目,達到既能懂理論,又能把理論跟傳媒業界的*新動態結合起來的效果。
本文轉載自中國教育新聞網,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,不代表本站觀點,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,如有對您造成影響,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