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影视

歡迎訪問甘肅美卓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網站 歡迎訪問甘肅美卓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網站!
詢盤 您有2條未讀詢盤信息!
新聞資訊
當前位置 當前位置:首頁 > 新聞資訊 > 行業資訊

你知道很早的精神堡壘嗎?又是誰首先建造了它呢?

所屬分類:行業資訊    發布時間: 2020-11-23    作者:甘肅美卓文化
  分享到:   
二維碼分享

提起重慶,大家都知道解放碑,而解放碑也是很早修建的精神堡壘。1940年3月12日,“精神堡壘”于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落成,木質結構,外涂水泥,面臨民族路一邊,題有“精神堡壘”四個大字。那你對它的歷史了解嗎?

你知道當時為什么要修建“精神堡壘”?它又是誰提議建的呢?這個人就是賀國光。“尖臉、深腮,猴兒一般的個頭,當面看不清人的睜眼瞎”,這就是湖北蒲圻縣趙李橋鄉的村民對幼年賀國光的全部印象。賀國光天生多殘,其貌不揚,高度近視,人稱“賀瞎子”。

蘭州精神堡壘

賀國光幼時頗不受待見,故較努力。他先赴武昌府考秀才,名落孫山,后又去上海方言學堂習外語,再受挫折。時值北洋政府編練新軍,他遂投奔堂兄賀倫夔開辦的四川陸軍軍官速成學堂騎兵科。速成學堂在當時名氣不大,但教學水平卻很過硬,大名鼎鼎的劉湘、楊森、潘文華、唐式遵皆列其中,號稱“速成系”,日后成為四川軍政強人的搖籃。

速成學堂畢業后,賀國光拜入時任湖北都督的黎元洪帳下。黎元洪非常欣賞這個小老鄉,先保送他去陸軍大學深造,后又指派他去地方上任,一路高升至旅長。1921年,時任護法軍政府大元帥的黎元洪與直系軍閥吳佩孚對峙,遂派賀國光駐防河南,收集情報。

豈料兩個月后,正在武漢苦等情報的黎元洪,等來的不是吳佩孚的軍事布防圖,而是賀國光易幟降吳的公告。據當時黎府總管張會德回憶,這一事件令黎元洪“斗志深挫,意氣弭喪”,且為黎元洪日后與直系妥協埋下伏筆。

賀國光為何毫無征兆地突然反叛,至今仍讓民國史的..們疑惑不解。不過有趣的是,僅僅一年之后,黎元洪與直系軍閥合作,北上復任北洋政府大總統,賀國光搖身一變,又成了黎元洪的部下,兩人居然毫無芥蒂,令人無不嘖嘖稱奇。

1926年秋,蔣介石北上討伐北洋政府,一路所向披靡。賀國光見勢不對,立馬在河南通電起義,..時間投靠了蔣介石。待到北伐勝利、國民政府成立后,左右逢源的賀國光已修成蔣介石手下一員有手段、講氣度、有修養的儒將,居然再沒人記得他的北洋舊軍閥身份。

三易其主的賀國光,能在三位主子面前都頗受重視,得益于他的投機鉆營。1934年,被紅軍打得丟盔棄甲的劉湘乞援于蔣,蔣介石給劉湘派去參謀團,而參謀團長正是劉湘“速成系”的同學賀國光。

賀國光去后,表面上對劉湘言必稱“老學長”、“甫澄兄”、“主席”,暗地里卻八方拉攏川軍將領。不過數月,川軍的陣營便四分五裂,無奈的劉湘只得歸順蔣介石。賀國光不費一槍一卒,就為中央軍打開了入川大門。

此后,蔣介石被神出鬼沒的紅軍弄得焦頭爛額,又是賀國光跳出來建議修碉筑堡,堅壁清野,逐步蠶食紅軍補給的狠辣招數,使中央紅軍處處受制,賀國光因此得名“碉堡大王”。紅軍和蘇區百姓,更是以他的姓名諧音,恨恨地稱他為“賀國殃”。

為老蔣立下頭功的賀國光,自然官運亨通。1937年3月,他榮升為重慶行營副主任兼代主任。1939年1月,出任成都行轅主任代行四川省主席之職。1939年5月5日,重慶改為直隸市,賀國光出任重慶市長。

重慶浮圖關下,原有一條抗戰初期修建的兩浮支路(今健康路)。在這條路上,有一棟青磚藍瓦的小型民國風格建筑:四層高,呈半圓形的樓梯凸于西立面,撐起頂部一個半圓形大露臺,低矮的圍墻裹著一個古木蟬鳴的小型花園,這就是賀國光在重慶的..居所。

精神堡壘修建的由來

賀市長走馬上任,才發現此時的重慶因深受劉湘統治的影響,很多人甚至連國民政府都搞不明白。于是,賀國光開始籌劃在重慶修筑一座“精神上的堡壘”,以讓重慶人知道,如今的天下已不再姓劉了。

重慶市..黨史..,賀國光時代的親歷者周永林,曾在報紙上寫過一篇回憶文章,對賀國光當時采取的舉措記憶猶新。

1939年5月1日,周永林起了個大早,準備去國民政府軍委會行營廣場(今解放西路重慶日報門前)參加“國民精神總動員”宣誓大會。所謂“國民精神總動員”,其實就是以政令、軍令統一為旗幟的國民政府宣傳活動。

周永林當時19歲,在浮圖關巴縣縣立三里職業學校讀書,受派與100名同學裝扮成地道的農民參加大會。為此,當局給他們每人發了套行頭:一套油綠色布制服,要求挽起長袖,卷起褲腿,腳穿草鞋,身背斗笠。經此打扮,他們就變成了“重慶農民代表”。在重慶參加宣誓的有黨、政、軍、青、農、工、商、婦共八個界別,各派代表100人。

據周永林回憶,大會會場“布置得像教堂一樣莊嚴肅穆”(次日《大公報》語),背景是禮堂的尖頂,上面鑲嵌著國民黨黨徽,房頂豎立蔣介石戎裝佩劍巨幅半身像,廣場中央設置了高大的火塔,塔身用玻璃搭成,共分三級。

夜幕降臨,大會開始。聚光燈直射會場,如同白晝。軍樂聲中,蔣介石等已齊齊整整地站在臺上。大會由新生活運動總干事黃仁霖任司儀,首先為陣亡將士及死難同胞默哀,接著是獻金,然后是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宣讀訓詞,.后由蔣介石帶領全場人員宣誓。各隊派代表3人上塔引火,點燃火炬,然后以隊為單位,反復齊唱《國民公約宣誓歌》、《..歌》和《抗戰到底歌》,并在場內就地游行。

會后,賀國光決定在市區繁華地段的都郵街與小梁子的十字路口(現解放碑廣場),建造一座“精神堡壘”。1940年3月12日,精神堡壘于孫中山逝世紀念日落成,為木質結構,外涂水泥,面臨民族路一邊,題有“精神堡壘”四個大字。由于采用木板釘制,經日曬雨淋,水泥脫落,木板慢慢腐壞,.后全部倒塌。此后,當局立上一根旗桿,懸掛國旗,以至抗戰后期來重慶的人,對為何把一根孤零零的旗桿稱做“精神堡壘”很不理解,反遭詬病。

意外建成的抗戰勝利紀功碑

一根孤零零的旗桿,自然不是賀國光的本意。據市檔案館解密的資料查證,現在解放碑的由來,其實是賀國光獻媚于蔣介石組織的系列活動之一。抗戰勝利后,漸失寵幸的賀國光已不再擔任市長,他為了討好蔣介石,遂代表重慶市參議會提出:“主席蔣公領導抗戰勞苦功高”,提請市政府分別為蔣介石塑像、立碑、建筑朝天公園、修建兩江鐵橋,以資隆重紀念。

后經市參議會與市工務局商議,正式確定為四項:一是在都郵街廣場塑蔣介石全身銅像(即精神堡壘原址);二是在浮圖關建抗戰紀功碑;三是將南岸黃山改為“中正山”;四是在朝天門修建兩江鐵橋。

蔣介石對此逐一批示:都郵街塑銅像一事,批示“不可行”;對在浮圖關建紀功碑一事,批示“可辦”(后改建在精神堡壘處,成為解放碑原型);對將黃山改為“中正山”,批示“不必”;對建筑兩江鐵橋一事,批示“以林森命名為宜”。

在賀國光的安排里,建造銅像.為重要,其他都是掩人耳目的附屬之物。如今,銅像計劃被否定,賀國光就將重心轉到原本只是陪襯的紀功碑上。于是,他委任兩位.得力的助手黃賓勛、劉達仁主持修建,并請來..建筑師黎倫杰設計,工程則交給天府營造廠承造。1946年10月31日(蔣介石59歲生日)時,紀功碑奠基開工。1947年10月10日“雙十”節時,紀功碑竣工落成,共耗資2.02億元(舊幣)。

當時落成的紀功碑與現在的解放碑造型略有不同,它是一個八面塔形建筑,分碑臺、碑座、碑身及瞭望臺。碑臺直徑20米,臺高1.6米,臺階有花圃。碑座由8根青石護柱組成,上有石碑8面,采用北碚出產的上等峽石,石碑嵌于碑座外面,分別鐫刻有:1940年9月6日國民政府行政院《明定重慶為陪都令》,國民政府文官長吳鼎昌撰寫的《抗戰勝利紀功碑銘》,張群撰寫的重慶為抗戰做出貢獻的文章。

碑身高24米,直徑4米,外為八角形。朝民族路方向,刻有“抗戰勝利紀功碑”七個大字,由市長張篤倫題寫。內部為圓形,有懸臂旋梯140步,直升至頂部瞭望臺。沿旋梯設抗戰勝利走廊,廊上懸掛抗戰英雄、偉大戰績、日本投降等油畫,下則嵌藏各省市贈送的紀念碑石、社會名流題贈的石碑等。

瞭望臺直徑4.5米,可容20人登臨游覽,臺頂設風向儀、風速儀、指北針等測候儀器,頂懸警鐘一座,以備全市集會及報警之用。碑頂還有8盞水銀太陽燈環繞,一到夜間光彩照人。當年《申報》曾稱,這是“..具有偉大歷史紀念性的抗戰勝利紀功碑”。

歲月流轉,1949年重慶解放,紀功碑改成了人民解放紀念碑,賀國光則乘飛機退避臺灣。1969年,混跡官場八面玲瓏的賀國光,走完了他人生的歷程。如今,解放碑依然矗立在重慶市的中心,并已成為重慶城市名片中.響亮的一個。

蘭州精神堡壘

精神堡壘歷經多年經久不衰,也擁有了它特有的位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