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s
中國教育報-中國教育新聞網訊(記者?董魯皖龍)“當前,我國城市多數家庭都是雙職工家庭,一方面存在0—3歲嬰幼兒照護難的問題。另一方面,城市家庭嬰幼兒大多由老人或者月嫂帶,還存在家庭教育質量不高的問題。需進一步提升普惠托育服務供給水平。”全國政協委員、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校長施大寧說。
施大寧調研發現,我國約35%的嬰幼兒家庭存在入托需求,但入托率僅為5.5%左右,托位供給仍存在較大缺口。目前絕大多數托育機構為民辦營利性質,受疫情持續影響及托育市場發育不充分等因素的制約,整體收費價格高于群眾預期,運營發展艱難。
施大寧分析,一是政策支持不足。托育服務屬于非基本公共服務,項目體量小,政府投入少,民辦機構場地運營成本高,社區托育稅費減免政策落地難,發展普惠托育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。二是資金扶持不足。國家對地方轉移支付補助資金項目中,未安排托育服務專項經費,不少設區市沒有設立托育服務財政專項資金或資金投入較少,普惠托育機構資金支持不足。三是供需矛盾突出。2—3歲嬰幼兒家庭入托需求較強,但質優價廉的托育資源稀缺,民辦機構收費偏高。四是教育存在短板。目前托育服務機構管理隸屬衛健委,沒有納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,從業人員資質和管理存在教育培訓和教學經驗等方面的短板。
對此,施大寧建議,國家和地方各級政府加大財政投入,為托育機構發展賦能。一是落實托育服務專項經費,列入國家和地方各級政府財政預算管理。可參照養老服務機構或普惠性幼兒園補助標準,制定普惠托育項目建設與運營補貼、托位補助、獎補激勵等政策,為發展壯大普惠托育資源提供支持。二是繼續實施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,惠及更多縣市,支持建設普惠托育服務項目。三是引導各地通過購買服務、財政補貼等方式,支持社會力量興辦普惠托育機構。四是建立各部門協調機制,由教育部門統籌,在基本公共教育體系中加強托育管理,在職業教育體系中設置嬰幼兒教育專業,統籌安排托育機構與幼兒園發展規劃等。
本文轉載自中國教育新聞網,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,不代表本站觀點,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,如有對您造成影響,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