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s
中國教育報-中國教育新聞網訊(記者 任朝霞)收割水稻、燒火做飯,在田野間聆聽老黨員的故事……11月14日,上海海事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青年學子走出校園,來到浦東新區塘北村開展“心系鄉土”主題農業活動暨體驗式黨課。
來到稻田,同學們在村民的指導下學習農具的使用方法,從一開始的不熟悉、磕絆逐漸變為有節奏的收割、捆扎、清掃,漸漸熟悉起來。只見同學們揮舞鐮刀,在田埂上來回穿梭搬運,很快稻谷堆成了小山。而這考驗的不止是技巧,明快的節奏感隨著時間和體力不支而被打亂,同學們面對著廣闊的稻田已是汗如雨下,才發覺這種新奇的體驗背后蘊含著的是無比的艱辛。
參與收割水稻的同學有不少來自城市,從沒體驗過鄉村農活。參加完勞動,他們紛紛表示:“一開始收割時覺得很有意思,很新奇,但時間長了就發覺真的很累很辛苦,怎么看都感覺這片稻田像割不完似的。”同學們通過這次體驗,真正體悟到了農業生產活動的辛勞與不易。?
“以前的一頓飯只有白菜土豆,能吃上窩窩頭就已經是莫大的幸福了。現在望著這片豐茂的田野,看著這美麗的鄉村,吃著香噴噴的大米飯,我們的生活真是變嘞太好咯!這都是黨、是國家帶來的發展奇跡啊!”?順著水稻收割結束的勢頭,塘北村的老黨員朱國興以金黃的水稻田為教室,為學生們上了一節特殊的黨課。
“站在這片田野上,擦干額頭的汗,聽著以前的故事,體驗式黨課讓我們看見了過去的不易,也意識到更要珍惜當下的美好并為之努力。”港航20級入黨積極分子宋一凡說。
上海海事大學學生在收割水稻 學校供圖
上海海事大學把體驗式黨課開到稻田間 學校供圖
本文轉載自中國教育新聞網,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,不代表本站觀點,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,如有對您造成影響,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!